世界十大交响乐团的费城交响乐团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支申请破产保护的一线知名乐团。有着111年历史的费城交响乐团宣告破产,对国内音乐界震动颇大。毕竟,国内不少交响乐团的生存状况也很不理想。“费城绝响”对内地乐团有哪些启示?记者昨日进行了采访。
举步维艰 多数交响乐团等钱开张
数据显示,费城交响乐团今年演出季的门票收入、筹资和外界捐款预计大约3300万美元,运营费用则为4600万美元。即使在采取紧急筹资措施后,乐团今年的资金缺口也将有500万美元。加上观众数量的“大幅下滑”,这家被誉为“费城之声”的老牌乐团只能向命运低头。
像费城交响乐团这样遭遇“不幸”的乐团还有不少。在美国,路易斯维尔交响乐团去年就申请了破产重组;檀香山以及雪城交响乐团也在不久前结束运营。受金融危机影响,英国政府今年开始大幅削减对交响乐团的投入,比例高达14%—30%;荷兰政府也因财政原因裁减、合并了一些交响乐团。
"其实,整个世界范围交响乐团的生存压力都很大。”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的说法,得到了北京交响乐团的认同。800万的资金缺口,让北京交响乐团时至今日也无法拿出今年的演出计划。按该团艺术总监谭利华的话说,“说白了,我们就是在等钱,等钱开张。”
同样的遭遇,南京爱乐乐团艺术总监王洋也是感同身受。这家成立于2007年12月的交响乐团,由于其民营性质,这几年可谓举步维艰。近70人的乐团,从演出费用到人员工资,从作品创作到乐谱收集,保守估计,一年开支起码得三五百万。但现实却很残酷,除了每场公益演出政府有3万元补贴外,乐团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即使是这3万元,还有一半要用于场地费。而为数不多的几场商演,也是要票的多,买票的少。
缺钱缺扶持 乐团无奈“赶场子”
音乐季演出是衡量一个专业交响乐团实力的重要指标。这不但是一个乐团保持专业竞技状态的最好方式,更是一座城市音乐生活常态化的重要举措。但由于音乐季演出多是公益性质,大部分乐团只能“赔本赚吆喝”。
“我们现在是演一场赔一场,一场最少也要赔几千元。”王洋告诉记者。这样一来,就逼着乐团靠“赶场子”甚至是参加婚宴演出来维持。此前,王洋一直定居德国,是德国国际爱乐乐团中提琴终身首席。2005年,王洋毅然回到南京筹建乐团。“交响乐团,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南京需要这样一个符号。”如今,他的梦想实现了,但付出的代价,却有点残酷。
缺钱,是不少交响乐团的共同烦恼。“社会力量的介入,尤其是企业赞助是目前交响乐团生存的主要途径。”谭利华说,北京交响乐团今年的窘境,和两家赞助商的退出有很大联系。王洋更是坦言,“每年只有新年前后好过点,企业只有在办年会时才会想到交响乐。可惜,一年中只有一个新年。”
在资金支持不够“硬”的情况下,舞台演奏水准较“软”又赶走了不少观众。省文化艺术促进协会副会长唐晓瑜说:“目前,国内交响乐团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演奏者完全是在应付演出,让观众感受不到交响乐该有的情感。”对此,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山很是认同,“没有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交响乐团就没有好的演出场地、没有优秀的演出人才、没有优秀的原创作品,自然难以赢得观众,进而票房更差,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对王洋来说,他其实很期待“有钱的日子”。不仅是为了赚钱,更希望借此为市民带来更高层次的音乐享受。今年初的新年音乐会,正因为有了交通银行的赞助,才得以邀请众多一线音乐家加盟,其中包括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华人打击乐演奏家李飚、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等,让市民大饱耳福。
王洋希望中国交响乐团发展能够借助欧洲模式,政府出资1/3,企业赞助1/3,票房收入1/3,或者政府给免税政策,让企业通过基金会扶植高雅艺术。有了来自外界的“造血干细胞”,乐团才能健康发展
创新+管理 乐团才能活起来
然而,国外一些著名交响乐团的相继破产,似乎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现实背景下,欧美模式并非万能。交响乐团要活下去,并且活得好,关键还得靠“内力”。这方面,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可以说是一个成功案例。
去年,不到90人的省交响乐团在几乎没有赞助的情况下,全年演出近百场、创收超过300万,人均收入八九万。如此佳绩,在全国以企业形式运作的交响乐团中,已属罕见。对此,团长吕军很是得意。
“省交响乐团能有今天,得益于2005年的‘事转企’。自负盈亏,逼着我们去市场上自谋生路。当然,改制之初的日子并不好过,一年演出不到20场,全团一年收入不到20万。但生存的压力,让我们想出了办法。”
不断创新,是交响乐团打赢市场这场仗的“撒手锏”。2010年末,“久石让、宫崎骏动漫原声视听大型交响音乐会”亮相南京。台上,传来的是久石 让和宫崎骏联手打造的10部经典影片的原声音乐,大屏幕上则同步播放电影的精彩片段,像这样的创新演出,省交响乐团办过不少。他们先后联手戏曲、诗歌等,不断出新。只要是有市场需求的,他们都在努力尝试。该团推出为“胎教”服务的“准妈妈音乐会”,票房也是热卖。
“专业的队员,业余的管理,是国内交响乐团发展不力的重要原因。”对此,省交响乐团艺术总监胡咏言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给出了两条建议:其一,交响乐团每年都要有专业的预算。现在,国内的交响乐团常常是年头不知道年尾能拿到多少钱,有钱就多分点,没钱就少分点,很不规范。其二,乐团的收入不能“望天收”,必须制度化。票房、政府拨款,企业赞助、个人募捐等,所占比例应相对稳定。这样,一旦某一部分出现问题,就能迅速应对。比如,乐团市场竞争力减弱的直接反映,就是票房下降,就应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在古典音乐渐渐衰弱、年轻观众游离交响乐之外的今天,如何开拓新的市场,也是交响乐团必须考虑的问题。“今年,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推出的‘U-MUSIC全国大学生计划’,就是在这方面做出的尝试。”胡咏言说,不过,光靠高校自身努力还远远不够,乐团本身也要致力于普及教育,与高校合作,培养青年观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