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哲学(民族音乐学)博士,博士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刘红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在我校举行。济南大学李光红副校长为其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李光红副校长对刘红教授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表示欢迎,并希望刘教授能在音乐学院学科发展、学术科研等方面做出具体指导,刘红教授对济南大学的聘任表示感谢,将大力支持与帮助音乐学院的民乐学科建设与传统音乐研究发展工作。
刘红教授在第三学术报告厅进行了题为“阿炳及其《二泉映月》——并非限于音乐欣赏的解读”的专题讲座。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山东菏泽弦索乐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学员、济南大学音乐学院部分师生共同参加。此次讲座由济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郑中教授主持。
讲座中,刘红教授通过对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中央交响乐团、阿炳原版三个版本的《二泉映月》比较,从音乐人类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分析学、音乐美学等非限于音乐欣赏的角度对阿炳及其《二泉映月》进行了细致分析,并阐发了自己的音乐观念。刘教授认为,音乐是用来欣赏的艺术,每个人对音乐有不同的感知力与欣赏标准,在丰富的视听中音乐内容不是存在的根本价值,并就音乐欣赏的标准与要求、音乐感知经验的形成、音乐内容的重要性与具体性、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等方面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刘教授强调,音乐不是一门演奏技术或表演模式,它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由此提出“音乐文化”的概念。同时,刘教授从阿炳民间音乐家、盲人演奏家、道士的多重身份出发,结合阿炳的生平事迹与宗教信仰分析了其创作渊源与特点。讲座最后,刘红教授向大家阐释了“音乐文化共同体”的概念及意义,学员们从音乐欣赏方式、道教音乐文化特点等方面与刘教授展开了互动。整场讲座氛围轻松,学员们通过刘教授深入浅出的分析对阿炳及其《二泉映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并就中国音乐作品的审美特征与音乐表现展开了分组研讨。
刘红,哲学(民族音乐学)博士,博士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乐系系主任,中国道教协会文化艺术总监,香港道乐团团长、艺术总监。曾专职、兼职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美国旧金山市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院校。
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合著十余本,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世界宗教文化》、《東方宗教》、SINICA等国内外学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有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受邀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香港电台电视部、香港NOW宽带电视以及“腾讯网”担任专题、系列节目嘉宾、主讲人。
撰稿:李紫涵 摄像:张伟 章子雪 编辑:尹文涵 审核:崔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