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著名作曲家叶小纲教授应济南大学音乐学院邀请在山东省会大剧院艺术空间做了题为“民间音乐素材在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中国文联副主席、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山东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武洪昌,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尹慧萍,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东菏泽弦索乐表演人才培养》专家团队成员、项目学员与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一道共同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济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郑中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国家艺术基金《山东菏泽弦索乐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总顾问叶小纲教授首先肯定了该项目的研究价值和学术含量,并提出了四个“更”建议:即项目要更多考虑网络效应,全方位了解网络音乐用户现状;以高校传承为主体,着眼于未来,创作有价值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更加拓宽、丰富传播渠道;更多的丰富音乐创作种类和数量。叶小纲强调,作为先进的音乐工作者,要赋予音乐当代的文化形式和精神内涵。讲好山东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保留菏泽弦索乐正宗音韵,创新音乐表演形式,创作具有新时代风格的、与众不同的“新派”菏泽弦索乐。鼓励民族青年表演艺术家多去创作,以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同时表达了对项目结项音乐会《乡音·乡愁》的期待,并希望在音乐会中能看到更多的、可供借鉴的、传承与创新的做法。
讲座中,叶小纲教授从音乐创作角度,深入音乐文化精髓,为大家们讲解并演奏了三首自己创作的交响作品:《岭南四首》、《光明行》、《喜马拉雅之光》,其中,《岭南四首》的第二组曲为广东音乐风格,作品充分利用变化音,将和声层层推进,使旋律不断变化与发展,具有浓郁的地方性民族特色。叶小纲表示,艺术的独创性是艺术家的生命力,在音乐创作中要具备用丰富的节奏、和声发展、独特的民族音色来控制与架构作品的能力,并强调艺术直觉本能和创作经验严格积累的重要性。整场讲座氛围轻松,通过叶小纲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大家对民间音乐素材的处理和应用深受启发。最后,师生们向叶小纲教授进行提问,就音乐创作进一步展开交流探讨。
叶小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宣部首届“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作曲教授。
叶小纲是当代中国音乐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包括《地平线》、《最后的乐园》、《临安七部》、《和平祭》、《楚》、《广东音乐组曲》、《林泉》、《羊卓雍错》、《喜马拉雅之光》、《青芒果香》、《草原之歌》、《鲁迅》、《天津组曲》等;舞剧音示《澳门新娘》、歌剧《咏别》、《永乐》等;影视音乐《生命如歌》、《玉观音》、《刮痧》、《太行山上》、《开罗宣言》。他曾接受过众多国际与国家级大型作品委约,举办过多场个人作品音无会,并先后担任国际和国内重大比赛项目的评委,为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所获奖项包话“金钟奖”、“金鸡奖”、“华表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最佳电影音乐奖”、“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成就奖、2011年中国版权中心“十大中国著作权人”、2013年第二届“中华艺文奖”等。国际奖项包括美国“路易斯·兰奖”、“哈沃德·汉森”奖、美国Li基金会“学术杰出成就奖”、美国作词作曲家协会“ASCAP”奖等、2012年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作曲家大奖等荣誉称号。叶小纲曾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德国柏林、萨尔布吕肯和慕尼黑、英国伦敦、爱丁堡和格拉斯哥、俄罗斯莫斯科、印度加尔各答、哥斯达黎加圣何塞举行《中国故事》专场音乐会,为中国当代音乐在国际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
撰稿:李紫涵 编辑:孟凡星 审核:崔英静